每天分享一个保险小知识,帮助小白购保不迷路。点击下方链接关注#公众号璇爸说险,带你了解更多。
最近微博热搜有个非常火的视频
某机构对30岁以下年轻人做了收入调查,7成的人存款不到10万,接近7成的年轻人表示自己的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,只有1%的人月收入超过5万。
年轻人的存款62%都在支付宝和微信里,只有11%拿出来买G票和J金等投资。
当被问到要存多少钱才能让自己“退休”时,有超5成的受访者表示,自己若有50-200万的存款,就会考虑“退休”。
这数据不一定能够对所有人都适合,但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可以发现:
- 多数年轻人是“月光族”的状态,没有太多的目标规划
- 多数年轻人对于提前退休还是很有期待
没有太多的积蓄是不是就没办法做规划了?当然不是。
把一个终极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,实现起来就轻松多了。比方说上面的“自己若有50-200万的存款,就会考虑退休”。
实际上准备退休养老这件事就像登山一样,选择20岁登60岁的山,山坡可以轻松走过去;50岁登60岁的山,就需要扶梯、专业设备才能艰难爬上去;60岁就可以不用考虑登山,因为结局大致已定。
所以,养老金越早准备越没有压力。
二、投保案例分享
案例一、28岁IT行业客户A做强制C蓄规划
这个客户目前大学毕业5年,在IT行业收入还不错,平时喜欢买各种买买买,也做过一些高风险的投资,最终结果可想而知。虽然每年工资收入也不少,但是手上根本没有留住多少钱,考虑到以后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会越来越大,于是决定要安全地Zan下一笔钱。
所以根据这位客户的需求,我给他配置邮保一生2.0,年交3W,10年交方案。从收入里拿出一小部分,不会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有太大影响。第10年保单现金价值34.9W,超过总保费接近5W,在第26年保单现金价值翻倍,也就是54岁时候确定有60W。
假如说让这个客户每年往支付宝里放一笔钱来实现积累的目标,中途很有可能这笔钱不知道在哪里就被花掉了。
因为绝对的自律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做到,长期规划只能靠制度。
这里也可以总结一下增额终身寿适合哪5类客户:
1、用于未来教育金、养老金规划的人
2、吃光用光,容易冲动消费的人
3、投资理财不接受太大的波动人
4、想要Cun一笔钱,不希望自己在未来需要花钱的时候太窘迫的人
5、没有太多精力或者没有太多金融知识储备去打理的人
案例二、30岁宝妈客户B做养老补充规划
客户刚生完宝宝准备重回职场,和老公共同负担家庭的房贷车贷,还要抚养小孩。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,考虑做一部分的养老补充。
设计了1.5W20年交投保光明慧选的方案,保费平均每个月1250元,没有什么压力。从55岁开始每年将近领取2.8W作为养老补充,活多久领多久,到85岁时共计领取86W。
这个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是,考虑55岁时能够退休,用当前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实现这个目标。养老年金险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,能够创造与生命等长的、稳定的现金流。
三、总结和建议
这里先纠正一个观念,不是几十W、几百W的资金才叫做理财。 大钱有大的规划形式,小钱有小的打理方法。投资最大的奇迹就是时间+复利。 随着时代变革,消费习惯的变化,年轻人普遍压力大、没有太多的储蓄。 也有人不是没有考虑过要做出一些改变,制定一定的规划。但是总喜欢拿现在生活压力大、每月要还房贷、车贷,要养孩子老人等借口一拖再拖。 但是如果我们反问自己一句,今天自己没钱,5年后一定会有钱吗?10年后呢?可能很多人的回答也是不确定。 所以只有从当下开始出发,现在就进行规划,每年一两万,每个月一千多块,通过时间的积累,还是能给咱们积攒下一笔确定的财富。 90后比不上我们上一辈人有钱,不能一次性投入太多。但是我们90后胜在有时间,增长的空间也会更大。 从现在开始,每年投一点,你已经比一点都没准备的人要领先太多了。至于是选择增额寿还是年金险,根据自己的主要目标来确定来就行。
四、3.5增额终身寿、年金险梳理
-
增额终身寿现价之王——中英至尊传家 -
2023年6月增额终身寿测评之中英人寿尊享传家(庆典版)终身寿险 -
7月份还有哪些3.5的增额终身寿,中英人寿鑫享未来怎么样? -
长城山海关永乐版终身寿险,可设置两名被保险人有什么优势?
5)专属教育金
关于我 我是我是明亚保险经纪公司的经纪人–柳高,90后二孩宝爸。保险经纪人不属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,也不会给您推销保险产品,而是在您需要了解保险而又无从下手,面对复杂繁琐的条款时,充当您的私人保险顾问,根据您的实际保障需求出发,为您甄选最合适的保险产品,节省保费支出,以及投保后出险了,协助理赔服务。
我认为保险更多的是我们在外面打拼之时对家人的一份责任,我专注家庭保单、养老规划、资产保全。如果您面对复杂繁琐的保险条款无从理解;如果您想了解保险,又没有太多时间深入研究;请联系我。码字不易,大家多阅读、多转发哦~
_更多阅读_
教育金、养老年金、增额寿险:
重疾险:
意外险:
基础知识:
点“阅读原文”了解更多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璇爸说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