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吴晓波的跨年演讲,可能很多人更多地是记住了那个卖锅的小姑娘。大家总结2022年叫做“一言难尽”,过去的三年,你我都像这个卖锅的小姑娘在卖力生存。
“只要饭能送到房间里,只要网线不断,我们就还在做生意”的义乌小老板,浙江省今年1—3季度创造了出口增长17.7%,实现全国贸易顺差No.1。从建筑业陶瓷遭遇寒冬,景德镇的中国陶瓷工业互联网平台,入驻3000多家陶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。
做生命的强者。“天如果总是不亮,那就摸黑生存;一旦看到曙光,那就立即起飞”
吴老师还聊到一个最近热议的话题。
中国会不会从接近“橄榄型”社会滑向“M型社会”?
“M型社会”的概念源于2006年,当时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出版了一本名为《M型社会》的书。在书中作者有一个判断,从1990年到2006年,日本经济失速的这16年里,社会正逐渐形成一种M型双峰结构,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各居两端,并且贫富差距不断拉大,而位于中间的中产阶层向下塌陷,如同M型一般。
2022年,“M型社会”四个依据正在中国社会发生。即人口增长停滞、高储蓄率、长期货币增发、阶层板结。
-
首先是少子老年化,2006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20.2%,2021年上海65岁以上人口占比26.9%。2021年我们的人口净增长48万,今年的自然增长率大概率归于零。意味着依靠劳动密集型增长的经济模式、经典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在即将过去的2022年正式终结。
-
2006年日本家庭平均储蓄率与2022年的中国家庭平均储蓄率也相差无几,前者34%,后者36%。老百姓在努力的存钱,各行各业都讲赚钱很难,但是去年银行新增10万亿+存款,所以不是没钱,关键是没信心,对未来没信心才要多存钱。想要让老百姓主动把钱取出来消费,激活经济,核心关键是重塑对未来的乐观预期。
-
与此同时,中国的长期货币增发比日本严重得多。2002—2022年,中国M2增长1396%,而日本1986年—2006年M2增长为73%。
-
未来几年,如果职务性收入停滞,则意味着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与否,决定了我们能否继续跻身新中产或高收入人群。
还有一个很严峻的问题,与日本、美国相比,中国高净值家庭的财产性收入非常畸形。
根据中植基金鑫理财的调研数据,中国高净值家庭房屋资产占比60%,日本是35%,美国25%;而保险类资产我们只有4%,日本和美国都是24%;股票、基金等权益资产在中国高净值家庭的资产配比中仅占3%,日本是10%,美国是35%。也就是说,中国高净值家庭出现了房屋资产占比过高,保险类资产、股票、基金等权益资产配置过低的情况。
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数据——恩格尔系数,当前的水平处在30%,恩格尔系数通俗讲就是家庭吃饭的钱占总收入的比例,吃饭的问题早就不是问题,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%-30%的富足标准。
老百姓手上还有大量资产,这里面绝大部分还是房产等固定资产,反观近几年楼市的现状,一二线城市房子平均租售比仅1.3%-3%,投资一套房子要花四五十年才能回本,你还会有兴趣吗?
没有很好的投资渠道,大量的钱都变成了存款躺在银行,也造就了今年银行各种揽贷,甚至还出现百分之三点几利率的贷款。
结合M型社会,吴老师提出2023年高净值家庭的第一任务——打理人生的三笔钱。
第一笔钱,人生保障的钱,就是基金、养老FOF这类。第三笔叫灵活取用的钱,指根据投资周期可以日常取用的。最关键是中间那笔,投资增值的钱,我们要了解个人风险偏好和投资金额,在M型社会到来之后,重新学习家庭理财新技巧和新的可能性,对资产结构、房产、保险和基金股票重新进行结构性配置。
上面说的三笔钱跟以前介绍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概念是相通的。标准普尔图是美国标准普尔公司,在调查10万家资产长期稳健增长的中产阶级家庭后,得出的一套系统的的家庭资产配置方案。按照这个方案进行资产配置,可以保证家庭财富稳健持续增长。
标准普尔图非常简单,横竖画出四象限,把家庭资产按比例分为四个部分,然后分布于这四个象限。这四笔钱分别是要花的钱、保命的钱(属于防守账户)、生钱的钱和保本升值的钱(最后属于进攻账户),这个比例我们可以简记为1234,即10%、20%、30%、40%。
- 第1象限是要花的钱,也叫消费账户,占家庭资产的10%。一般是家庭3到6个月的生活费。如果家庭一个月的日常开销大概要1万元,那这个账户至少要准备5万块钱左右。以应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,比如失业,这个账户可以保证家庭半年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。在这半年的缓冲时间内,足够你找工作或者解决其他问题了。这个账户关键就是要安全性高且流动性好,随取随用,可以放活期储蓄,余额宝或零钱通里。
- 第2象限是生钱的钱,也叫投资账户,占家庭资产的30%。主要用于投资股票,基金,房产等,目的是使家庭财富快速增长。它的比例也要控制好,一味地追求高收益也是不可取的,毕竟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。
- 第3个象限是保本升值的钱,也叫增值账户。占家庭资产的40%。目的是资产安全稳定增长。特点是安全性高,收益稳定(一般年化收益率不超过6%)。一般用于投资债券,理财险(教育金保险,养老金保险等)或信托。
- 第4象限是保命的钱,也叫杠杆账户。也是整个家庭资产配置图的核心,占比20%。目的是应付家庭突发的大额开支,主要配置为意外险,医疗险,重疾险和终身寿险。特点是专款专用,以小博大。虽然这个账户最后讲的,但它的重要性绝对是排在第一位的,因为这是一个兜底账户。这个账户也是最容易被很多家庭忽视的。
创富靠能力,守富靠智慧,怎样保证自己辛辛苦苦赚下的资产不被稀释掉,2023年以后可能是新一轮的财富保卫战时期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我是璇爸,从事寿险工作四年多了,我认为保险更多的是我们在外面打拼之时对家人的一份责任,我专注家庭保单、养老规划、资产保全。如果您面对复杂繁琐的保险条款无从理解;如果您想了解保险,又没有太多时间深入研究;请联系我。码字不易,大家多阅读、多转发哦~
-往期精彩-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璇爸说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