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年有一本很火的书叫做《百岁人生》,单看标题你可能会认为它是一本讲养生保健的书,实际上它还有个副标题是“长寿时代的生活与工作”。是一本谈人生规划的书。
《百岁人生》于2018年7月出版,作者琳达·格拉顿、安德鲁·斯科特。琳达·格拉顿,美国人力资源协会会员、新加坡政府人力资本咨询委员会成员,被《商业思想家》评为15个有影响力人物之一。安德鲁·斯科特,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,牛津大学万灵学院和欧盟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,曾任英国金融服务局非执行董事。
这本人生规划的书不是讲鸡汤文,而是反其道而行之,提出一个我们曾今很少考虑的问题——从小到大谈论了这么多的人生规划,请问有没有人告诉你,你到底能活多久呢?规划难道不应该是跟时间长短挂钩的吗?如果连时长这个因素都不知道,那之前做的又是什么规划呢?
作者提出,所有不考虑时间长短的人生规划都是不科学的。并且他又抛出了一个问题:如果现在告诉你,你的生命会很长,请问在这么漫长的日子里,你的人生规划又是怎样的呢?亦或者说,在这个个人生命越来越长的时代,我们每个人的日子到底该怎么过?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,寿命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,甚至可以说是感到很焦虑和缺乏安全感的一个问题。作者就紧扣着时间这个维度,给我们提出一个审视自己人生的全新视角。
《百岁人生:长寿时代的生活与工作》这本书主要讨论的问题,聚焦再作者提出了关于未来的六大预言。
- 第一,你很可能会活到一百岁。
- 第二,三段式人生必将消亡,多段式人生即将登场。
- 第三,喜新厌旧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美德。
- 第四,人工智能将会抢走大多数人的饭碗,一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。
- 第五,跨年龄交往在未来将会成为主流。
- 第六,人生的选择,尤其是婚姻的选择,将会越来越慎重。
有人会质疑,从古到今老百姓对于长命百岁、五世同堂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,今天真的要实现了吗?
根据研究机构的计算,一个2007年出生的00后,活到至少一百岁的概率请问将是50%。也就是说,现在我们身边的00后的小孩,每两个人里面就可能有一个百岁寿星。像10后、20后的这些孩子们,搞不好每个人都是响当当的百岁老人。
这并非凭空臆想,而是有数据支撑的,2022年最新的人均寿命已达77.93,并且以每三年增加一岁的速率在增长。
每个人都可以测算自己的寿命,有一个很简单的计算公式。就拿我自己为例,今年30岁,测算下自己的寿命。
- 2022年人均寿命78岁;
- 从30—78岁之间要经过48年,人均寿命会增长48/3=16年;
- 增加的这16年中,人均寿命继续增长16/3=5.3;
- 5.3年里人均寿命还要增长1-2岁。
所以现在30岁的人,未来寿命可达78+16+5+2=101,也就是说30岁的人有50%要活到100岁。
所以作者就说,长寿这件事千万别以为跟你没关系,你这辈子活到一百岁,或者将近一百岁,是非常有可能的。那么就请从现在开始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。
养老要花多少钱?
假如未来65岁退休,活到100岁,那么就有35年没有收入的时间,支撑这个漫长的退休时间的物质基础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早餐10块钱,中餐晚餐吃个简单的盒饭,每顿各20,一天下来一个人的伙食费要50,一年需要18250元。
换季买点衣服,一年2000元。
身体硬朗的时候可以外出旅旅游,到后面走不动的时候,每年还需要一些医疗开支,这一块算每年10000块钱。
给孙子辈买一些玩具、封红包之类的,每年5000块钱。
上面只是很粗略的列举几个项目,实际生活中肯定不止。以上合计一个人一年需要35250元,这是不考虑通胀因素的数据。考虑通货膨胀,65岁时候退休,这个三万五轻松翻倍,粗略估计一年要花70000,人生百岁,退休后还要活35年,要准备的养老金70000*35=2450000!一个人要花245万的养老金。一二线城市自然会更多。
能领多少退休金?
也有人说单位不是给我交了养老金吗?退休后领养老金就行呀!
你需要了解一下我国的社会养老金制度。
我国现在的养老金制度执行的是“现收现付制”,即国家向在职人员收养老金,然后再发给退休人员。
但是伴随出生率持续下降,老龄化、长寿化加剧,可以预见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养老金将入不敷出。在老龄化严重的预期下,2个年轻人养6-8个老人很可能变成常态化。
随着人口红利消失,社会养老金形势也非常严峻。社科院发布《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~2050》表示, 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将在2035年耗尽累计结余。
还有个话题是大家很关心的,就是我现在每个月都在交养老保险,未来退休时候到底能领多少退休金。
社会养老金有个计算公式:
养老金=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
- 基础养老金=(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+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)÷2×缴费年限×1%=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(1+本人平均缴费指数)÷2×缴费年限×1%
- 个人账户养老金=个人账户储存额÷计发月数(50岁退休为195、55岁退休为170、60岁退休为139)
(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=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×本人平均缴费指数)
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,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,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,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,下限为0.6,上限为3。
感兴趣的可以简单测算一下自己退休时候每月大概能领多少退休金,跟自己现在的工资对比,很多人会很吃惊。
我们还听说一个名词,叫做“养老金替代率”,通俗点讲就是每月退休金跟工作时候月工资的比值。傻子都知道“养老金替代率”越高越好,但是实际情况是目前“养老金替代率”只有40%,而且还呈现下降趋势。
根据世界银行组织建议,要基本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,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%。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%。
如果退休前月收入20000,退休后每月只能拿8000,肯定没办法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准,可以想象落差感有多大。
什么时候开始养老金准备合适?
打个很简单比方,养老就像登山。
选择20岁登60岁的山,山坡可以轻松走过去;50岁登60岁的山,就需要扶梯、专业设备才能艰难爬上去;60岁就可以不用考虑登山,因为结局大致已定。
所以,养老金越早准备越轻松。
养老金准备多少合适?
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未来看现在,即退休时候我需要多少钱养老,现在就按这目标来准备。比如退休时候每月需要花10000块钱,一年就要120000。
如果现在利率3%开始储备养老金,要达成每年120000利息的话,本金需要400万,如果等到利率下降到1%时才准备这个事,本金就要上升到1200万,利率变化一点,本金相差一个数量级。
养老金准备要注意什么?
养老金关系到我们未来几十年的退休生活,退休后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,而支出又不能少,所以在配置养老金时有几个原则:
- 安全第一,作为养老金的话,这笔钱确定要有,不因外部情况变化,到期一定能足额领得到;
- 锁定收益,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,养老金不受经济形势影响,要具备一定的收益率,抵御通胀,还要能够锁定利率,锁定利率就是最大的盈利;
- 永续规则,养老金一定是与生命捆绑,所有权一定要掌控在自己手上,活多久领多久。
符合这几个条件的还是前面介绍过的增额终身寿。具备完美的“理财三性”。
- 安全性:合同约定、法律保证 所见即所得
- 收益性:终身锁定3.5%复利增长看得见
- 灵活性:可贷可取可传承,全权支配不损收益
人都有消费的冲动,手上有钱总是在不觉之间就把它花掉了,增额终身寿还有它的制度规划三性。
- 强制性:投保的过程就是强制财富积累的过程,强制积累是规划的起点,没有积累就没有规划可言。
- 规划性:幸福的人生是规划出来的,面对扑朔迷离的未来,有没有一笔确定的资金始终为你守候?教育金、婚嫁金、心愿金、养老金每个阶段荣耀相伴。能够照顾你一辈子的,不是人,是制度。
- 传承性:保险能做到身前可控,身后可靠,是必不可少的资产配置,无忧人生的财务安排。
人一定会老,老了一定会花钱,现在准备或者将来准备,这笔钱一定要准备,越早开始越从容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我是璇爸,从事寿险工作四年多了,我认为保险更多的是我们在外面打拼之时对家人的一份责任,我专注家庭保单、养老规划、资产保全。如果您面对复杂繁琐的保险条款无从理解;如果您想了解保险,又没有太多时间深入研究;请联系我。码字不易,大家多阅读、多转发哦~
-往期精彩-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璇爸说险